正 文:
缓解焦虑减压赋能,用“心”护航助力高考
考试焦虑是指在一定应试情境的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和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值此5月心理健康月之际,学校心理咨询室通过访谈、书面调查了解到学生考试焦虑现象较为普遍,高三毕业班学生尤为显著。学生对考试焦虑的团体辅导,缓解焦虑心理有着迫切的需求。
2022年高考即将来临之际,为了缓解高三学生紧张情绪,帮助学生调整好考前与考中心态,决胜高考,针对高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心理咨询室主任张俊杰老师于5月下旬在学校录播室对有迫切需求的58名高三学生进行“高考心理减压调节冥想催眠”活动。
此次活动得到了德昌县教体科局的大力支持,教体科局相关领导采用了现场直播的形式,向媒体大众直播此次活动实况。
活动开始,张老师用激昂的语调唤醒全场学生的热情,调动现场氛围,在学生们对此次活动充满期望之时,恰如其分地向同学们介绍了“瓦伦达效应”“马修·埃蒙斯”“战逃反应”“黑箱效应”等一些列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现象。
活动过程中,现场同学积极参与了“白熊实验”,同学们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也从多个角度了解紧张时身心的反应,更深层次的明确焦虑对学习、生活、身心的影响。
学生造成考试焦虑的原因多在于过于坚定的目标和高成就动机。张老师鼓励同学们对自己的能力必须有正确、客观的估计,要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和差距,确定适当的考试目标和期望值,给自己定一个力所能及的目标,切忌好高骛远和与人攀比,以此正确认识考前焦虑,缓减焦虑症状。
当现场的同学们对焦虑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的时候,张老师用“冰山理论”深入的引入了潜意识知识,让同学们近距离的接触潜意识。
为了更好的进行催眠,张老师教现场同学进行腹式呼吸法进行躯体调节。当学生们进行了身体调节后,张老师播放催眠音乐,用温柔轻缓的语言进行催眠导入,在催眠导入过程中让同学们得以身心放松,用语言虚拟场景来调整认知、构建心锚、积极暗示,增强信心。
最后张老师唤醒在场同学,让同学们进行催眠过程的分享,对催眠场景的印象增强;总结催眠中同学们的状态以及催眠过程中同学们内心的想法,鼓励所有同学积极表达,也强调若是此次催眠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的同学可以进行下一次催眠。要保证同学们的高考取得好结果还包括科学用脑、认真复习、睡眠充足、劳逸结合、饮食营养等等。
通过认知调整和冥想催眠,同学们将会以更好的状态积极面对考试,克服考试焦虑,缓减焦虑症状。在高考冲刺阶段,此次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在愉悦、开放、轻松的环境下,正确了解了焦虑的形成与表现,尝试运用刚学到的技巧、方法调整自己,缓解紧张情绪、克服焦虑心理,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使自己达到良好的状态迎接高考,争取考出理想的成绩,做到最好的自己!
亲爱的同学们,高考考验的不仅是你的智力,更是一场心理素质的比拼,此时若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心理状态,那么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必能事半功倍。
最后祝愿所有的考生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稳定发挥,实现梦想!